开元体育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丨福建省将乐县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项目12月4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浙江安吉召开的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37个典型案例涉及17个省份,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这些案例充分总结了地方工作实践亮点,梳理凝练了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示范借鉴意义。我们特推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栏目,介绍其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的习同志到常口村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2017年,“福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以下简称“闽江流域山水工程”)入选国家“十三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闽江是福建省母亲河。闽江流域是我国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同时对海峡近海生境影响大。将乐县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项目属于闽江流域山水工程的子项目。按照“保护优先、自然修复、工程辅助”的原则,引智借智,与多所高校合作,确定了“一核、两带、六片区、多节点”治理目标,坚持治山、治土、治水、治穷同步推进,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从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村六大要素,实施废弃砂场治理、林分提升、五水共治、恢复生物多样性等工程,打造“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体,构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常口,探索“山水林田湖+生态提升+产业振兴”发展路径,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该项目作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精品示范项目之一,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将乐县被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入选2022年度“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常口村成为网红打卡地、综艺拍摄取景地、“中国碳票第一村”。
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水土保持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总面积约6.1万平方千米。针对流域生态脆弱、敏感性强,森林生态功能退化显著、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不断加剧等问题,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注重生态要素关联性、生态斑块连通性和发展保护协调性,统筹推进21个子项目建设,实施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及农地生态功能提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等“五大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0.91 亿元(含中央资金20亿元)。
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项目属于闽江流域山水工程中的一个精品示范子项目,实际完成投资约7000万元,以河湖流域水环境修复、湿地修复及水源地保护、生态景观建设、边坡护岸修复等为核心内容,对一河两岸约4.1千米河段实施治理,涉及常口村及其周边约16平方千米。通过山水林草湖草协同治理,实施废弃砂场治理、违建拆除、林分提升、五水共治、恢复生物多样性等工程,完成常上湖清淤面积4.43公顷,生态保护修复绿化约2.6公顷,构建生态植被缓冲带1.7公顷,土地整治与改良42个田块,共521亩,完成水土流失整治141公顷,林分改良10公顷,农田生态功能提升35公顷。
常上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地处金溪下游常口村段,是金溪河重要节点。金溪源于武夷山东侧,是闽江的重要支流之一。金溪在将乐的流程长达93千米,西起万全乡界头,东至高唐镇黄坑口,沿途经过县域内6个乡镇,也是将乐人视若珍宝的“母亲河”,不仅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也是调节城市环境和供水的补充水源。
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项目以将乐县常口村为主要实施地点。常口村位于原闽西北老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20多年前,还是一个“三无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幢新房子,没有一盏能亮的路灯,虽然坐拥好山好水,但村民却仍过着苦日子。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的习同志到常口村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村民们把总的讲话精神镌刻进村规民约,走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新路,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养殖等产业。
将乐县高唐镇位于三明市水土保持区中的北部山地丘陵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受降雨量大且集中以及部分地块坡度陡、土壤条件差、林分结构单一等影响,存在局部水土流失问题。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村青壮年大量流失,土地撂荒严重;农业发展滞后,村民收入低,村内基础设施薄弱,乡村道路通行条件较差;农业设施短缺,灌溉配套落后;农田林网防护不足,缺少拦截和缓冲能力等问题,致使农业生态功能退化。
近年来,将乐县高唐镇的建设发展迅速,乡镇道路、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亦有了历史性的改变,但县城区和乡镇规划中心区范围外的农村区域环保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农村污水、垃圾的无序排放破坏农村生态环境,造成部分河段水质差、堰塘水质富营养化。
将乐县高唐镇植被区划隶属闽西博平岭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是常年温暖的照叶林地带。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域内大面积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被人工林取代,同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忽视林种、树种比例和防护林建设,受此类人工因素影响,致使森林生态综合功能不够完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并出现退化。
项目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探索“山水林田湖+生态提升+产业振兴”发展路径,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引智借智,与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开元体育,共同研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按照“保护优先、自然修复、工程辅助”的原则开元体育,确定了“一核、两带、六片区、多节点”治理目标,坚持治山、治土、治水、治穷同步推进,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构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常口。
从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村六大要素,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以林草改良、林相调整等措施增加林分多样性,提高区域水源涵养能力,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产品供给,创设碳票,对金溪两岸一重山、水源地重点生态区位公益林进行赎买,实现山林规模经营、统一管理,就地流转和收储。
以防洪保安、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为主,通过对岸下水生态构建和岸上植被缓冲的构建,形成完善的河道生态系统,通过对项目区水毁设施及节点修复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生态”水系。
按照“保护和修复结合的原则”利用原有林分,引入嫩绿、鲜绿、兰绿、翠绿的阔叶树,对常口村周边的生态区实施生态修复、有害生物防治、针叶纯林改混交等改造提升工程,采取自然式(见缝插针)、丛植(林中空地)、群植(乔灌成群)结合,打造成四季有花、四季有色、季相分明的百里画廊。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生态脐橙园,实施土地整治、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配套及防护林建设,以及通过对现状坡地进行梯田整治、完善生态灌排水系统、设置拦砂坝、堰塘等措施,解决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为村民、村财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按照生态理念对农地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在果树下种植三叶草、紫云英等,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起到净化土壤、提高肥力的效果;对废弃砂场进行治理,打造成公园及生态田园。
对常上湖周边实施生态缓冲带构建、驳岸改造、湖底质改良、水质提升、增殖放流等措施;关停化工企业,进行场地修复,恢复场地植被,构建植被生态缓冲带,防止湖水污染,改善常上湖水质,实现水质调控,消除外源污染;底质改良,消除内源污染,为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优质环境,为村民打造一个水清水美的生态乐园。
通过“生态+农业”“生态+康养”“生态+教育”,架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桥梁。常口村建700余亩视频可追溯现代脐橙园、打造常口森林康养基地、与院校建立合作,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基地。
一是引入社会资本方对重点生态区位森林资源进行赎买,对赎买后的生态公益林进行改造提升,成功破解林权所有者和生态建设的利益冲突开元体育,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利益”的双赢目标。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最大化发挥专业效益,有效解决以往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小、分布散、数量较多、“有人建设没人管理”等乱象。三是引入有资质的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合作成立项目公司,统筹考虑项目投、融、建、管、运等问题,确保了项目建设有资金、施工有队伍、管理有机构、监督有主体、运营管理有保障,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最大化的发挥专业效益,推动生态建设实现常态长效。
明确以工程技术修复为主导,实施综合性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合理搭配乔灌草等植被,丰富沿线植被群落,构建水生态系统,恢复土地性能,提高河道蓄水能力,通过合理利用各区块,完善基础设施功能等工程技术手段,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问题。
项目实施后,通过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保护空气质量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0.212万亩,林分改良0.0151万亩,农田生态功能提升0.0521万亩。如今的常口村,森林覆盖率达92%,溪水常年可达Ⅰ类水质,整个村庄如诗如画,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来各方投资,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率先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80%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9万元,比2018年分别增长1.37倍和1.41倍。“生态+”效益在常口村得到充分体现。
北京、江西等地客商在常口村发展脐橙种植等现代农业,建设了600余亩视频可追溯现代脐橙园,形成果园与花海相结合的极具观赏性生态基地。以常口村脐橙种植基地为改革试点,将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土地经营权量化为“地票(耕地)”,村民可享受每亩耕地保底年收入600元。
常口村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玉华洞仅6公里,有内湖4个,外临金溪,生态修复后环境优美。县政府与省旅游集团签订森林康养休闲旅游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在项目区域内合作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回头山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占地20余亩的“两山理论馆”,打造“大武夷”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产品。常口村已获评3A级红色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村民以闲置住宅换取“房票”,地面建筑物与构筑物由村镇股份合作经济联社或引进投资方统一综合利用,开展文旅康养民宿等经营,农户以“房票”入股,获得租金和分红收益。以村民孙桂英为例,其老房子改造为擂茶体验馆,入股常口村文旅项目后,其票面价值为17.2万元,入股20年,相当于一个月有700多元收入。
与福建师范大学、三明学院合作,共同成立“乡村振兴常口村实验基地”“思政教学常口村实践基地”,引入“三明学院项目创新驱动班”,长期为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规划提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服务,多所高校每年组织3000余名大学生到基地围绕生态建设进行创业创新特训。
2021年5月在三明林业碳票首发仪式上,时任常口村村党支部顺代表全村领取了一张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业碳票,涉及常口村3197亩生态公益林的1.3万吨碳汇,就地实现流转和收储,“我们村一棵树没砍,靠‘打包卖空气’就挣了14万元。常口村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
将乐县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典型做法,在财政部驻福建监管局开展的2020年绩效评价中获肯定。2020年11月,将乐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项目打造“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做法。2021年10月,将乐县被授予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入选2022年度“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